因为任务下达突然,上面也依据情况让各公社粮站运来大批量的仔猪,公社队员可持大队长的批准信到粮站买仔猪。
董馥梅也在院子里加盖了猪栏,与厕所相对。
她只抓了两只猪,一公一母,待长成了公猪就做任务猪,母猪配种生崽。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董馥梅‘失业’了。
工分可以说是农村人粮食的唯一来源,就是她愿意拿钱和城里人换粮票,人家都不会多愿意的,所以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
不仅是董馥梅烦恼,小队长肖保昌也烦恼要给她安排到什么岗位上去。
在肖保昌决定要让董馥梅下地之前,县里又下达了新的工作任务——修路。
这修路修的是县里连接各公社的路,在刚刚解放那会儿,县里和公社之间就修了一条简单的土路,经过十来年,这路已经坑坑洼洼不能看不说,其宽度也不大能满足需求。
县里计划要给各公社派班车,这路过不了班车,于是只能重新修路。
这修路不仅上面会派工程队下来,下面的群众也得参与其中,各家各户派壮丁帮助自家公社路段修路是必须的。
因为修路期间,参与修路的群众月工资35.19元,不是做白工,待遇方面他们是没有粮票的发放,但是有饭票,凭借饭票可以到指定地点领工作餐吃,大家伙都是抢着去。
既然有工作餐的需求,那么也就需要厨师帮忙做工人修路期间的三餐。
厨师从各村择人,27.5元一个月,同样包餐食。
肖保昌听说了这个消息去找了大队长肖国忠汇报了董馥梅工作安排上的难题,并提议将厨师工作交给她。
“董馥梅同志家出不了壮丁,也不可能让她去修路。
我有听说她做菜不错,厨师工作刚好合适她,让她去工地做事,我也不用想着要怎么安排她,让妇女同志下地这个,啧,我不大说的出口。”
肖国忠考虑了一下,觉得他说的也对:“你说的这个情况我了解了。
不过就算是修路,我们村只复则协助县里到我们公社这个路段,顶多也就修一年就完事,之后董馥梅同志的工作怎么安排你还得费心。”
肖保昌皱起眉头,有些烦恼:“再说吧,现在先安排了。”
“既然你坚持,那我就将她名字写上去了。
本来工地找厨师,我是想找五、六个年纪大的,不容易出事,现在董馥梅同志去了……让保荣婆娘也一起吧,她们玩的好,能有个照应。”
肖国忠这个人挺好说话的,心肠也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