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俱备,只待东风。

明二爷连屋子都没回,就守在距院门最近的那间倒座房中,支着耳朵等待敲门声响起。

新年的第一缕阳光露出地面来,渐渐的驱走天穹之上的黑蓝颜色。

因为燕王带回来的消息,延圣帝格外的开心。

大朝会的气氛也就轻松了不少。

日头渐高,大朝会结束。

帝后相携回宫休息、换装。

文武百官则回到集英馆中。

集英馆距朝会时的崇德、长春二殿不远,朝会前后百官可在此休息用茶,待值的翰林等官员素日也多是在此处候诏。

冬日里,百官都会将御寒的斗篷披肩留在此处再去朝会。

今日更是不能例外。

只着棉衣和官袍进行了两项大典,群臣迈往集英馆的步伐都是急切快速的。

待出来时个个披着厚厚的斗篷,头簪花朵,脚迈方步,好生的名士风流,气度无双。

他们就这样三五成群,谈笑风生着往大宴所设之处走去。

☆、第二十九章咦韭花的香气上

日头渐高,一辆辆马车自汴京城各处驶出,缓缓的聚向皇宫。

帝后赐宴本应该群臣与外国使臣列座同乐,然自天命年间大宋朝不断的东征西战,吞并诸邻,大扩疆域。

本朝那位彪悍的太祖还立下个规矩:即便邻国臣服,甘愿为大宋附属,也不可妥协。

必要一举收服统一,方才能永绝后患。

因为这样的缘由,所以如今来朝贺的邻国使臣实在少之又少,不过那么寥寥数人。

延圣帝觉得为那几人开宴未免小题大做,自己与群臣吃吃喝喝一通也是无趣,便早于十数年前改了赐宴的规矩。

由帝后携皇子公主皇孙等同邀群臣、勋爵及其家眷同宴。

只是为帝后安危着想,入宫的家眷需得是有品阶的外命妇。

但是,似定北侯府这样的功勋爵位人家却是可以举家前来享受这一殊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