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这对朝廷来说是好的政策。”
张昭也明白其中的利弊,“但这政策,真的能实行吗?”
他想的是实际操作时的难度。
孙权笑道:“子布(张昭字)兄怎得如此谨慎小心了?难道是你家中良田多过五十顷?”
张昭面上一僵,他还真是多过了五十顷。
吴地当初无主的田地很多,官员有便利之处,多得一些不是难事儿。
张昭原本又是吴地主管各项事务的最高文官,远的不说,就是当初为了跟他攀关系,嫁了一个孙女来他家中的盐商朱奇,给朱氏的嫁妆都不止五十顷土地。
孙权本是半开玩笑,不意戳中了张昭心事,倒有些后悔失言,笑道:“实不相瞒,我家中也早已多过了这五十顷之数。”
他看一眼周瑜,道:“公瑾兄族中,也多过五十顷了吧?”
周瑜并不避讳,点一点头,道:“虽然如此,但舍去过多的土地,也是应当的。”
他解释道:“正如陛下方才对我说的,如今豪强大族土地连阡陌,而贫者无立锥之地。
没有土地的民众,遇上灾年疫病,就会成为流民,就会揭竿而起——这正是此前十年战乱的根源。
如今我们有这样一个机会,让耕者有其田,使百姓安居乐业。
若是我们放过了这个机会,那么此时的安稳只是一时的。
一旦再遇到灾祸,譬如水灾、旱灾、蝗灾,乃至于地动疫病,届时中央财政空虚,无力调度救援,而各豪强大族关上门只顾自己,立时便又是天下大乱,而后缠缠绵绵,几十年、上百年不能止息的战争,直到整个天下都打烂了,才能从头再来。”
这个时候说到天下的形势,人们大部分还是觉得与上苍有关系的。
是不是皇帝无德,这才降了灾祸?是不是君臣之间不够和谐,才引得天怒人怨?
而刘协对周瑜解释的这一番话,完全跳出了这个套路,直接站在更宏大的时间跨度上,简明扼要得解释了王朝的毁灭与再兴是怎么一回事儿。
那就是土地!
王朝末期,土地被大量兼并,难以维系;频繁持久的战乱与疫病,使得人口大量减少,旧的豪族,有的瓦解,有的更强大,新的豪族又兴起,在这个过程中,活下来的人多数都拥有了自己的田地,于是开启新王朝蒸蒸日上的序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