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方星河混久了,美国师兄深得方氏怼人精髓,二次补刀:“不懂普通话的记者朋友就不要举手了,我的BOSS时间宝贵,不容浪费。”
哇,更叫人火大了。
东方记者用蹩脚的普通话愤怒质问:“但系方生你在外国不但接受当地语言的采访,而且还特意学习当地语言回应!”
所有人齐刷刷看向方星河。
少年只是不屑轻笑:“你也知道那是外国?现在,我站在哪个国家的土地上?”
“啊?”
东方记者被问愣住了。
不是因为这个问题有多难回答,而是因为方星河毫不犹豫硬刚的态度。
“哪个国家的土地”
,在港岛这地界,要多敏感有多敏感。
太尼玛吓人了!
很少有人知道,自97年起到21世纪初的几年时间里,港媒非常忌讳谈论内地政治,娱乐媒体更是一点儿都不敢沾边。
日韩媒体有机会时总批评国内这不好那不对,BBC天天报道内地腐败经济药丸,谁记得哪家港媒在2000年左右专门干这种事?
没有,都在夹着尾巴做人。
哪怕是《毒苹果》,这年月也只是八卦造谣娱乐小报,而没有丝毫别的属性。
在这个层面,在这个时间,港媒和台媒截然不同。
东方记者当即坐了回去,讪笑道:“当然是中国的土地……”
他不敢再问下去,却给旁边的朋友使了个眼色。
王查理看到两人的眼神交接,呵呵一笑,目光炯炯的直接点名:“那位明报的朋友,你有什么问题?”
那位明报记者,用英文起手,字斟句酌发问。
“对不起,我实在不擅长国语,只能听,不能说,请您见谅。
我们当然承认自己是中国的一份子,但是作为一个有着特殊历史环境的地区,我们长期使用自己的方言,形成了巨大的历史惯性,这不是我们的错。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环境决定我们用何种语言交流。
根据统计,港区只有不到8%的市民能够流利使用普通话,所以要来港岛举办活动,要么使用主流语言粤语,要么使用第二大语言英文,而不是勉强我们讲不擅长的普通话。
方星河先生去国外活动时,先后学习了日语、韩语、英语,对当地市场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
以您的学习能力,适应粤语并不困难,实在没有时间,用英文沟通也可以。
但您却非要我们讲普通话,这是不是太不尊重港岛市场、也太不尊重港岛市民了?
新闻播出后,那些根本听不懂普通话的港人,将会如何看待您?”
猴赛雷!
这哥们儿滴水不漏,不但强硬破开王查理“必须使用普通话提问”
的限制,而且还将港岛市民绑在一起,向方星河发出灵魂质问。
从逻辑出发,他的辩解没有任何问题,完全在理。
从感情出发,方星河愿意学英语,愿意学韩语,甚至愿意学最痛恨的日语,却不愿意尊重港岛使用粤语的权力,这实在太令人失望伤心。
方星河,你怎么解释?
“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