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隆.安东尼垂首踏入幽暗的球员通道,镁光灯织就的银河在身后坍缩成斑驳光点,与黯淡的球员通道形成鲜明对比。
球员通道内,摄影机的镜头如嗜血的蚊子扑向他棱角分明的面庞,将他已经破碎的尊严尽数剖开在世人面前。
现在不是采访时间,但面对活塞如此出人意料的溃败,记者们还是忍不住大喊着提问。
“梅洛,你是怎么做到和勒布朗步调一致的?从中场到篮下只运一步,这是勒布朗分享给你的经验吗?”
“拉希德.华莱士今天被犯规后捂着脸痛苦的躺在地上,却在中途故意观察了一下裁判,确认裁判看见他后又捂着脸大喊,你怎么解释他的行为?”
“你对第六战还有没有信心?”
这些问题卡梅隆.安东尼漠不关心,但接下来的一句大喊还是让他手指抽动了一下。
“梅洛,半场0分,这太糟糕,林奇会是那个压制你的敌人吗?”
在此之前,陶森天主教高中那个老古板的校长曾是他认知中“敌人”
的极限。
就读于陶森天主教高中时,卡梅隆.安东尼的神学课成绩特别差,偏偏那所学校的校长又是一个极为虔诚且守旧的天主教徒,他无法忍受一所天主教学校的学生连神学课都学不好,他对着安东尼oversize风格的嘻哈打扮和地垄沟发型发出中世纪审判官般的斥责。
他真的觉得这群该死的家伙就他妈该留在种植园,而不是学校。
于是,他处处与安东尼作对。
即使知道安东尼是整个学区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校长还是四处找茬。
他拒绝记者去学校采访安东尼,拒绝让电视台给安东尼做纪录片,三天两头就找理由禁赛他。
他甚至在高四给安东尼下达了最后通牒:“要么恶补神学课,要么被开除。
打球?想都别想。”
这就是为什么安东尼在高四时转学到了橡树山高中,而自他转学起,他在篮球界最大的敌人就消失了。
此后岁月中,余下的只有胜利和辉煌。
他在北美历史上第一场全美直播的高中比赛中击溃勒布朗.詹姆斯。
他在雪城大学的橘色风暴中席卷NCAA桂冠。
他在汽车城的铁血军团里,职业生涯头两年就亲手浇筑两座奥布莱恩杯,将“当代乔丹”
的头衔占为己有。
他根本不知道何谓对手,唯一算得上对手的校长先生早已被他抛之脑后。
可今晚,这个王朝道路上最重要的夜晚,另一个让卡梅隆.安东尼感到挫败的对手出现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真正的对手会在荣耀巅峰静候自己。
而且,还这么残忍。
安东尼没有回答那个记者的问题,可这句话就像20年后的“winarealring”
,简简单单却令人破防。
安东尼把脖子上的毛巾狠狠砸到地上,然后仿佛罗恩.阿泰斯特附体一般踢飞了几个垃圾桶。
他太愤怒,也太挫败。
他需要发泄情绪。
他和他的球队明明半场领先6分,形势大好,三连冠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
可到了下半场,卡梅隆.安东尼所做的一切最终都沦为林奇封神之路上的祭品。
在林奇的防守下他下半场一分未得,他没能带领他的球队走向胜利,没能做好表率,这简直是公开处刑的时刻。
此时,情绪糟糕不仅仅是卡梅隆.安东尼。
更衣室的顶灯在金属门一次次重重摔上的瞬间剧烈摇晃,惨白光线在众人脸上投下扭曲的阴影。
每个人都在抱怨。
拉里.布朗率先向全队发难:“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凝聚力,都他妈狗屎!
当你们的进攻崩盘后,你们的防守为什么也软了下来?看看今晚的比赛录像吧,你们的防守简直令我蒙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