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晚安,明天见!
第187章
当日颍川郡府之中,刘协听过崔琰、沮授、韩礼与荀彧等人对冀州减免赋税抑制兼并的意见后,又留下荀彧、同时召见了陈群与钟繇。
此时颍川三大氏族,便是荀氏、陈氏与钟氏。
这其中荀彧一直在曹操身边出谋划策,钟繇原本一直跟着皇帝,做到了尚书郎,几年前被调出长安,做了司隶校尉,督领关中兵马。
在这场对袁绍的大战中,钟繇从关中凑出了两千匹战马送来,算是很有帮助。
平定袁绍后,钟繇便应召赶往兖州来。
只有陈群先后跟随刘备与吕布,但少年时与荀彧等人也相熟。
刘协见他们三人,问人才选拔之事。
其实士族虽然长远看来,门阀政治是阻碍社会发展的,但在此时,士族中的人却代表了当代的先进思想。
然而就算是先进人士如荀彧、陈群与钟繇,能想出来的办法,也还是给人才分三六九等,然后安排不同的职位。
这跟刘协此前要曹昂和杨修做的事情是相似的,非常依赖于有选择权之人的清正。
此时的曹昂与杨修是清廉公正的,但如果这个位置上来的人腐朽了,那整个制度就会一败涂地,根本拉不回来。
所以这只能作为过渡期的权宜之计,而不能作为治国的长久方针。
刘协只听他们议论,便心中有了底,知道“科举制”
在当下,不仅仅是有客观现实上的阻碍,在世人观念中也有很大的壁垒。
这些人不是曹昂,他也不会在时机还未成熟时就吐露,因此只听他们议过,含笑点点头,道一声辛苦,没有表态。
一时荀彧、陈群与钟繇都退下。
刘协起来走动着舒散筋骨,对曹昂道:“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这话既是对曹昂说的,也是说给他自己听,“急不得呐。”
话音未落,忽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
郡府之中,都是皇帝的郎官护卫,觐见之人到此也都是屏息凝气,会有这样的喧哗声,着实不寻常。
刘协眉头微皱。
曹昂已然抢出门去,“臣去看看,是何人在此喧哗。”
他一步迈出去,望见来人,不禁一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