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他早已经历一生;汉,乃是他正在经历的。

然而这一切终将归于尘土。

孙权就骑马护卫在刘协身旁,此刻见了年轻皇帝面上神色,不禁一愣。

孙权尚是年轻不识愁滋味,更不懂什么叫怅惘,可是此刻望着皇帝的神色,忽然间在吴郡读书时看过的古往今来那些意气消沉的词句都往胸中灌来,一时只觉良驹宝刀都再不能叫他快活了。

不妨赵泰在另一侧笑道:“陛下,咱们出来俩月,不知城中子脩哥哥如何了——恐怕要给朝中那些老头子咬下块肉来。”

刘协回过神来,不禁一笑。

他出长安巡视潼关,既是出于关中防护的军事需求,也是为了给曹昂腾出地方,好叫他施展拳脚。

转过年来之后,眼见关中越发干旱,恐怕又是一个欠收的年景,虽然朝廷已在开凿新的渠道,以为灌溉之用,但终于无法改变大局。

自灵帝末年起,凡是旱年,多半还有蝗灾,这些年更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种情况下,粮食安全就成了国之根本大事。

长安城中大族豪强,盘根错节,豪商巨贾,接通权贵。

刘协令曹昂彻查各族资产,严令禁止私人囤积粮食,然而屡禁不止。

正如《西游记》中所写,人间的小妖怪小魔头,亮出真身,哪个不是真神身边伺候的?棍子还没打到这些豪强身上,请托的官员早已堵住了曹昂办差的衙门。

就连刘协的未央殿中,也有董承与阳安大长公主踏过几次门槛。

要知道前者乃是刘协表叔,后者乃是刘协姑母,两家的女儿都还养在长乐宫中,都是正经的皇亲国戚。

两者前来,也都有些苦口婆心,无非是物议沸腾,皇帝刚刚亲政改元,实在不合于此时生事,纵有宏图大志、百年大计,也当立足眼下。

刘协继续留在长安,两方都能问到宫中来,成事之前便要矛盾激化。

因此刘协便借着巡视新修筑的潼关一事,避出长安。

如此一来,在长安城中的豪族便觉此事皇帝还未有定夺,事情有了回转的余地。

但是另一方面,曹昂独自留在长安,暂时失去了皇帝这最大的依仗,面对的压力却是不可想象的。

曹昂要面对的压力,不只来自于反抗的豪强,还来自于在旁盯着的新任尚书令杨彪。

杨彪当然明白皇帝的用意,但是他也绝不会宽容于曹昂。

若是曹昂行事时有偏差之处,杨彪是断然不会放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