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父亲进城,沿途老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呼,在他们的面容表情上,可以看出亲切和希望。

及至上清寺,民众更挤得水泄不通。

当坐车挤过人群时,鼓掌欢呼,经久不绝,给我们莫大的安慰!

这正是中共所说: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国步艰危,而民心不死,亦可喜之现象也。”

[4]

民心“不死”

,固然是事实,历史上的文天祥,史可法,均曾以此自励,抵抗元、清,但是没有一支挡住解放军的力量,单靠空洞的民心,缺少组织,缺少计划,除了自我安慰,何啻以卵击石,有什么用呢?

蒋先生的想法,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凭天府之富,剑阁之险,是可以和中共周旋一下的。

再以八年抗战的经验,一般相信,偏安西南,再图中原,不乏前事之师。

所以,蒋抵重庆,西南方面的军政要人,顿时云集山城。

爱将胡宗南、宋希濂亦相约来陵园晤蒋,商讨西南防务大计。

胡、宋共同的意见,局势的发展,前途悲观,“为了保存实力,静待时机,必须设法避免部队被共军包围歼灭。

在共军未向西南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以前,应设法将主力转移至滇缅边区。”

具体步骤“(1)先控制西康和川南,作为逐步向滇缅边区转移基地。

(2)俟共军向西南进军时,应立即将主力转移至滇西之保山、腾冲、龙陵、芒市一带,以一部转至滇南之车里,佛海一带。”

[5]

胡、宋决议,必要时“先解放刘文辉,以控制西康,并以西昌为第一个根据地。”

蒋先生耐心听完,却予否决。

他认为“(1)展望未来,两广势难保持,在华南丢掉之后,在大陆上必须保有西南地区,将来才能够与台湾及沿海岛屿相配合,进行反攻。

(2)如果把大陆完全放弃,则‘国民政府’在国际上将完全丧失其地位。

(3)西南地区形势险要,物资丰富,尤其是四川,人力物力很充足,必须保持这一地区。

(4)刘文辉等人虽不可靠,但由于利害关系,只要他们不在后方捣乱,应设法加以拉拢。

结论是:不同意主动退到滇缅去。”

[6]

蒋先生打的是如意算盘。

照胡、宋方案,西南仍逃不掉失败的下场,但两军实力,想可保存。

中共方面,志在必得,前进部署为,杨勇兵团,由湘趋黔,直插川南:陈锡联兵团,向湘西进击,挺进川东;周士弟兵团,由北向川西压迫。

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不让蒋负隅顽抗。

我们暂时先丢开四川军事的发展,将注意力移向云南昆明。

川、滇一气,唇齿关系,如滇局欠安,妄谈防守西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