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方面的事务,经国原是外行。

陈诚去世之前,没有他插手的机会,但是发展经济,为台湾未来唯一的生路,外交虽频遭挫败,假使继续保持高水准的经济增长,人民安居乐业,则无虑分歧分子的挑战和北京的统战攻势。

他的经济思想,散见其言论,从中可理解其经济决策的基线,吴立朝曾予以归纳,兹节录如下:

.自由制度,他说:“我们的经济社会,是架构在自由经济制度的基础之上。

我们尊重人民意愿,保障合法权益,维护自由贸易,在谋致经济繁荣的各项努力中,政府与民间,同为主体,同作贡献……。”

.统合平衡,他说:“我们策进经济建设的策略路线,注重于:农业与工业的均衡发展;公营事业与私人企业的合理分工;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的同时并进;资本形成与资源供应的适当分配与运用……。”

.平等公开,他说:“政府的财经措施,不能仅从增加经济增长率高低来评断其得失,也要从其措施是否足以扩大或缩短贫富的差距来衡量。

所以我国政府今后财经政策一定要以促进所得能有较平均的的配为目标。”

又说:“今后中央政府总预算案,除国防,外交两部门外,悉交立法院公开审查。”

[13]

简言之,以自由经济为手段,均富为目的,全部实现,当然不容易,做到八成,已非常出色。

体现上列经济思想的具体步骤,荦荦大者,如下列方案:一九七二年九月,宣布“加速台湾农村建设的新措施”

,拨款五千万美元,作为加强农村建设之用。

主要工业快速增长,农村劳力外流,农业呈衰退现象,任令发展,将影响全局。

翌年十月,宣布九大工业建设计划,它们是:南北高速公路、台中港、北回铁路、苏澳港、石油化学工业建设、高雄大钢厂、高雄大造船厂,铁路电气化和挑园国际机场。

[14]

九项工业设施,投资总额为六十四亿美元,筹措如此庞大的资金,即非易事,但经国说:“就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史实看来,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本身没有重工业和基本建设的基础,经济发展一定会受到影响和滞碍。”

“所以,我们在未来五年中间,要为经济建设奠定一个重工业和基本建设的基础。”

事实证明,没有当年的远见和魄力,后期经济的起飞,和工业产品结构的升级,那就是缘木求鱼。

经国的一项信念,“如果我们勤勤恳恳地为老百姓做事,我们是不会完蛋的。”

所以,一面从事经济建设,一面降低国防预算,从百的之八十的最高点降到百的之四十八点九(一九七四年)。

一九六五年,美援终止,而外贸年年高涨。

一九七二年,出口增百的之四十八,进口增百的之四十七,总数六十亿美元,两年后的贸易额,升至一百四十二亿美元,国民平均收入,由一九七二年的三百七十美元,增至七百美元(一九七四年),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香港与新加坡。

外销产品,过去以香蕉、凤梨等农产品为大宗,改以工业产品取代,工人工资,获得提高,机器设备,更新换代,由劳工密集,渐变为资本密集。

七十年代的经济顺境,最重要的是,增强了经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