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已成为电气化的世界。”
[13]
这反映了经国不务实,喜欢说大话的毛病。
支票满天飞,兑不了现,就有损到自己的声望信誉。
他自己也承认,很多事情“缺少详细计划”
。
内部的压力,迫使蒋先生在谗言的围攻下,一方面默许经国的做法,一方面也不免感到经国的锋芒太露,留下了经国终于离开赣南的伏笔。
一九四三年,经国在赣南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
那是蒋先生的意旨,觉得经国留在农村的时间太久了,先交卸了赣县县长。
十二月发表新命,升任江西省府委员。
一九四四年的元月,远走重庆,出任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部学校教育长,进入中央级工作。
专员职务,虽在一九四五年移交,其实,他早已和赣南分割了。
一切改革计划,和他的去向一样,付之东流。
但是,他已经成功地建立起政治阶梯,他的名字,成为青年偶像。
极目前瞻,一条阔广的大道,正在等着他,他意识着一个崭新的“新时代来到了。”
[14]
注释:
[1]曹聚仁著《蒋经国论》,上海版,一九七一年九月香港翻印。
原文为“我有很前进的思想,需要有机会去求证,而且我希望在最坏的条件下去试试。”
[2]曹云霞、蔡省三著《蒋经国共史话》的日期,是一九三七年的春天,核对《蒋经国先生言论著述汇编》正确时间是一九八三年。
[3]参阅《赣县年鉴》。
[4]同[2]。
[5]江西省政府原在南昌,日军陷南昌,迁泰和。
[6]专区辖赣县、大庾、南康、信丰、赣南、定南、虔南、上犹、崇义、安远、寻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