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下站立的母子俩似乎丝毫没有被主人的冷淡影响。
小男孩大约六七岁,睁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四下里张望,好奇里带着兴奋。
那妇人秀丽苍白,容色憔悴却神情淡然,只听得她柔和的嗓音在屋子里回荡。
“……先夫在世时和先生颇有往来,也算得上是故交。
如今小女子沉疴在身,恐怕不久于人世。
这个孩子无依无靠……”
听到这里,王老板抬起头,缓缓说道:“朱夫人,在下是生意人,开的也不是积善堂,恐怕……”
“先生请听小女子说完。
这孩子受他父亲影响,从小酷爱丹青,也算有几分天赋,若非如此,怎敢麻烦先生。
”
“哦?孩子,你过来。
”王老板放下茶盅,招呼小男孩。
小男孩抬头看看母亲,得到肯定的答复,这才走到王老板面前。
面前这孩子有双灵动清透的眼睛。
把一双小手提起来看了看,又捏了捏,问道:“孩子,你喜欢画画?”“嗯!
请先生教我。
”小男孩认真的点点头。
王老板直起身子,定定的看着朱夫人:“夫人想必知道,我这古雅斋做的乃是偏门生意。
孩子留在这里,别说光宗耀祖,名传后世,只怕一辈子都见不得光了。
”
“凡夫俗子,要那些虚名做甚?只求他平安长大,有一技傍身足矣。
”
眼看着母亲走了,虽然之前说得好好的,自己留在先生这里学画画,母亲回家休养,过些日子再来看自己,男孩小小的心里还是说不出的恐慌,一声接一声的叫着“娘——”,“娘——”。
王老板心说:“你娘再也不会来了”,慢慢走过去蹲下:“你叫什么名字?”孩子一边抽咽一边说:“我叫朱成璧。
”“朱成碧?嗯,也算有缘。
以后你就叫丹青罢,这是你的艺名。
你师兄叫水墨。
我叫王梓园,我是你们的师傅。
”
“古雅斋”是个小小的四合院,穿过天井,后头三间屋子,左右两间都做了库房。
值更的伙计在库房里搭了简单的床铺。
中间一间是接待重要客人的雅间,王梓园有事的时候,也在这里留宿。
柜上两个伙计都是本地人家初通文墨的小伙子,他们负责招呼顾客,看守店铺,整理库房。
王梓园在城里另有住宅,和他的店铺一样低调,在僻静的南城,普普通通的门墙,进去以后却比预想的要大得多。
十几个五六岁到十来岁大小的孩子住在这里,他们都是王梓园的弟子,在这里学习书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