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也并不固执。
既然司马懿说十万丶历史上曹休在石亭也是十万,想必十万人是个比较合理的数字。
只是,曹睿明知道孙权会在石亭出动近十万人,若不能利用这个信息占到最多的便宜,心里还是觉得有点亏。
曹睿看向司马懿:「如果在皖城一带,和东吴对峙呢?朕的意思是,不管孙权出兵多少,我大魏就是出兵十万。
」
「若孙权出兵两三万,则十万之众足以吞之。
若孙权出兵十万,则可以在合肥-皖城-皖口一带与孙权对峙。
」
「孙权不是比大魏兵少吗?摆出国战的架势,就把孙权可用之兵都引到皖城来。
」
「在皖城与孙权交战和对耗之时,其他方位还能以兵力优势,试试以多打少,或许也能有所作为。
卿以为这样如何啊?」
司马懿疑问道:「陛下是要以国力与孙权对耗吗?」
曹睿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
司马懿拱手行礼:「比拼国力乃是正道,既然如此,陛下容臣数日,臣回去测算一下各方的后勤情况。
」
曹睿轻轻拍了拍司马懿的手臂:「有劳司马卿了。
」
曹睿现在已经找到了司马懿的正确用法:名义上负责魏国大大小小的行政事宜,但实际上作为皇帝的参谋长,在庙堂之上筹划国政军务。
最大程度的让司马懿的智力得到充分利用。
司马懿本就是文臣出身,曹睿又未按照历史中的情况,派司马懿去荆州掌兵,而是改派了陈群前去,想必司马懿此时也定不会对军权有所追求。
那曹真呢?曹真以宗亲之重和大将军之权,替这个不知兵的皇帝曹睿,负责具体的军务。
一人负责参谋丶一人负责执行。
若能将两人始终绑在曹睿身边,则就更妙了。
交谈结束,就在曹真与司马懿二人起身行礼丶正欲转身离去之时,却被皇帝从身后叫住了。
曹睿看向曹真丶司马懿二人:「近日军务属实繁多,朕不敢丝毫大意,处处皆欲与大将军和司马卿商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