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仍以“非常时期”

为借口,反对开放“报禁”

、“党禁”

,怎不令人怀疑他的真意所在?有生之年,则民主难期,宪政难期!

北京的和谈攻势,只要台湾和大陆的离的现状存在一天,中共当然不会放弃此项努力。

蒋经国总统不予理睬,亦在吾人意料之中,和的关键,在权力之争,其余都属次要。

可预见的将来,美国不可能放手台湾,北京不可能用兵,对峙如旧,但仍将是不和、不战的局面,双方在经济和其它领域中,继续其和平竞赛。

注释:[1]robertmartin.u.s.news&worldreport,dec.2,1955.

[2]卜少夫著《蒋经国浮雕》,香港《新闻天地》,一九五七年六月二十九日,第8页。

[3]同[2]。

[4]allenwhiting“mysteryanofformosa"

,saturday-even-ingpost,march12.1955。

[5]司马桑敦生前告诉笔者,他是在汉城听魏说的。

[6]香港《星岛日报》,一九七八年五月三十日。

[7]许俾云文,一九八四年元月洛杉矶《国际日报》引用。

----

后记

经历若干阵痛,《蒋经国传》终于平安降世。

全书1-15章,大致和一九七五年的版本相同。

两相对照,当会发现我用过很大的工夫,添进很多新的资料重新写过,如《教育长、主任》和《戡建大队》两章,旧书里根本找不到。

盛岳著的《孙逸仙大学和中国革命》(一九七一年,甫行出版),我埋首疾书时,尚闻此未闻。

蔡省三、曹云霞夫妇著的《赣南怀旧录》和《蒋经国系史话》,纷纷于七十年代后期出版,比《蒋经国传》旧版问世迟了五年。

杭州出版的文史资料《蒋介石先生一八八七-一九二七》,为了解经国先生家世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史料。

幸从香港《镜报月刊》中,获得一些片段,纠正了过去许多错误的传统,但寻觅原书的努力,却并不顺利。

经国的俄文名字尼古拉,和英法联军时候沙皇的驻华大使nikolailgnatiev同名,当然,那是一种巧合,据苏联人说,尼古拉这个名字非常通俗,但在窦奠安(tillmundurdin)的文章发表之前,则一无所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