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唱新疆为中国的领上,一则亲苏以杭中央。

令得南京当局感到最不安的,是新疆早晚将为苏联所并吞,划入红色帝国的版图,这是远虑。

盛于一九三八年朝苏归来,亲苏同时亲共,延安和迪化的关系,将日益接近,形成近忧。

盛世才翻云覆雨,毋沦莫斯科,重庆,延安方面,都感到他是只烫手的蕃薯,他的转变之快,较之倒戈将军冯玉祥还胜一筹。

德苏战争的爆发,国际形势,瞬即转变,新疆王的统治梦,跟着起了新的变化。

当斯大林忙着应付德军的闪电攻势时,蒋介石置于河西走廊的重兵,亦将伺机向盛下手,盛在朱绍良的威胁利诱下,乃摇身一变,由新疆铁托,转为反苏倒共的民族英雄。

盛苏交恶,西北大局,由危而安,青天白日旗取代了六星旗,抗战的低气压下,出现这么个喜讯,重庆当局的踌躇满志,可想而知。

蒋先生考虑派经国去挑大梁,是因为经国懂俄文,了解苏联,由他去,比较放心。

可把盛的根,从新疆

的沙土里.彻底的拔掉。

而经国自己,受到赣南治迹的鼓舞,也颇自信,认为收抬新疆这副残局,非他莫属。

据曹聚仁说:经国的确是得到中枢的示意的,他就曾向曹聚仁约邀,请这位复旦大学的教授,到迪化去办一张象样的报纸。

假使没有以后的突变因素,也许就能成为事实。

曹聚仁说:‘他从西北回到重庆,中枢就决定让他担任新疆主席的职位。

在当时,他实在是最适当的人选,不过,由于老头子左右的阻梗,一夜之中,又变了计划。”

[7]

蒋先生做事,一向一石数鸟,经国的西北之旅,我们从局外推敲,至少可看出如下的层次来:

盛世才既从斯大林的怀抱里转变过来,中央的政策,不外乎先联合,再斗争。

经国虽是赣南的地方官,但他是元首的儿子,他到西北,是以蒋特使的身分,给叛将以安抚,给盛吃颗镇静剂。

其次,蒋借着这个机会,以安抚为名,查访为实,从经国那里,可以得到第一手的资料,洞悉新疆的虚实,作为未来对付盛的一着预布妙棋。

让经国先去看看,熟悉一下情况,预布他取盛自代的棋局。

老头子从来没有忘情西北,延安是他的心腹之患,抗战那样的艰巨,胡宗南的一支重兵,却总是打着拱

卫西北的幌子,监视着延安的军事动态。

派经国去经营新疆,正如曹聚仁所说:“他实在是最适当的人选。”

新疆居地理要冲,内战烽火一燃,苏联给予延安的援助,即无假道可能,任何爱将近臣,总没有自己的儿子更足信赖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