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这些年,只做错了一件事,就是允许杨竞就藩襄平城。

这也不怪太子,他也不知道杨竞是穿越者啊。

按照正常的思路,杨竞带着3000老弱病残的禁军到了襄平,就会被奴真和高句丽杀死。

这样既避免了自己动手,又达到了目的。

只是后来事与愿违。

驻扎在长安城及关中地区左威卫、右威卫、天雄军和神机营共计18万大军已经完全掌握在太子的手里了。

剩下的河西镇、中州镇、徐州镇、武昌镇和云南镇五镇15万野战军,也通过萧炎勋贵领头人的关系,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现在除了12万长城边军,和剑南西川节度使、川东节度使、岭南节度使、黔滇节度使、闽浙节度使江淮节度使、云梦节度使、驻长沙郡和扶风节度使这八大节度使统领的16万守备军(每个节度使统领2万守备军)外,大梁的武装力量一半以上都被太子悉数掌握。

长城边军有4位总兵,各负责一段,归兵部统一统领,由于需要防备突厥,轻易不能擅动,太子只要能牢牢控制住兵部,就能基本控制住长城边军。

至于八大节度使带领的守备军,都是轻步兵,执行维持地方治安的任务还行,要是拉出来野战,根本不是野战军的对手。

说到底,太子根本不在乎燕王的兴风作浪,他更希望燕王、齐王、晋王和杨竞在肴山-太行山以东,徐州以北的地区打一仗的。

太子依靠的萧炎为代表的关西、陇西贵族,巴不得通过战争削弱肴山以东士族的力量呢。

杨竞拥有同样的心理,所以采取了和太子一样的动作,就是没有动作,坐视燕藩做大。

从情报值班室出来,吴晋请示杨竞到,“殿下,还有3天辽藩第二次省考就开始了,考题您看?”

“你不说孤差点忘了”

杨竞笑着说道,“李德全,把封好的考题给长平。

这次主考还是有周明担任吧”

辽藩的省考就是两天,第一天考经义,和诗词歌赋,第二天考策论。

杨竞在今早听取情治简报前,就将两天的考题写好了,密封匣内,现在交给了吴晋。

杨竞还是很重视省考的,周明原来是礼部的侍郎,后来杨竞给他升了官,担任御史台右副都御史,是御史台的三把手。

由于这回参加省考的士子,大多数都是千山书院的毕业生,翰林院掌院学士张元由于还是千山书院的祭酒,所以这次就没有担任主考官。

三年前辽藩第一次省考的时候,题目分别是第一题经义:论亲王之政与帝王之心;第二题诗歌:以千山万水为题,写一首七言律诗;第三题策论:如何看待朝廷与突厥的战争。

今年虽然大家都十分想知道题目是什么,但是都没人敢打开那个匣子,谁在开考前打开那个匣子,谁的脑袋就会被杨竞打开。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在襄平城的贡院里,498名士子纷纷进入考场,准备迎接三年一度的考试,希望能够鲤鱼跃龙门。

这498名士子中,有350人都是千山书院的毕业生,还有148名是具有大梁举人身份的其他考生,千山书院的学生占了七成以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