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万华寺的祖师坐化后,舍利晶白如玉,每年的观音诞都会闪闪发光,光芒聚于舍利塔顶端,久久不散。

先帝南巡时,听闻此事,还曾为万华寺题了牌匾。

之后无论大小官员,只要到了无锡,便都会到万华寺参拜一番,万华寺的香火,不逊于金陵的栖霞寺。

听说这是万华寺的僧人,董县丞吃了一惊。

万华寺的和尚们素来自持甚高,胡知县身为父母官,在无锡三年,甚至没有见过万华寺方丈,每次去万华寺,也只是知客僧接待他。

而这两位僧人,神情举止绝非知客僧可比,这应是在万华寺有身份的。

这样的人,竟然要给梅树岭的村民做证?

董晋心里一凛,难道梅树岭失踪的那些村民真的事有蹊跷?

到了现在,他已经无法拒绝了,只能请了两位僧人进了衙门。

衙门外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万华寺的僧人居然也来了,顿时一传十、十传百,待到两位僧人与黄华三从衙门里出来的时候,大半个无锡城的人都听说此事了。

黄华三五十多岁,干干瘪瘪,像只风干的桃核。

他冲着围观的人团团行礼,这才大声对自己带来的村民们说:“这两位高僧见过他们!”

只是短短的九个字,却如一声惊雷,四周一片寂静,良久,才暴发出一个女人的哭声,紧接着,这哭声越来越大,从一个变成一片。

见过,见过!

三年了,他们找遍了梅树岭附近的山山水水,也没有找到他们的亲人,甚至连一双鞋一件衣裳也没有。

失去的亲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不在了,家也就撑不住了,有的老母亲至死也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有的年轻媳妇熬不住了,悄悄跑了,只留下年幼的孩子。

村民们冲着两个僧人连连磕头,却再也说不出话来。

黄华三连忙向僧人们拱手:“两位大师,乡下人不懂礼数,您二位莫要见怪。”

其中一位三十多岁的僧人双手合什,向众人回礼,朗声说道:“贫僧玄空,这位是我师弟玄静。

三年前暴雨成灾,贫僧和师弟奉了主持方丈之命,带着十几位僧众去加固河堤,却从河里救出一人,他从上游飘下来,已是奄奄一息,抬回寺院后养了一个多月才痊愈,只是可能是被山石撞伤了脑子,他不记得自己是哪里人氏,姓甚名谁,听他说话是四川口音,监寺大师还曾写信给四川云霄寺,代为打听。”

“可惜却一直未果,这人便留在寺中做些杂活,直到前不久,有位香客来寺中,无意中见到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